编者按:供水产销差率是指供水企业在一段时间内供水总量和售水量之差与供水总量的比率。根据目前公司机构设置,产销差率作为营业部门的一项主要经济技术考核指标,该项指标的高低,能较为客观地反映营销部门的综合管理水平和供水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和降低产销差率是各营业部门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管理问题。作者通过多年在营业部门从事营销管理工作,就如何科学、系统、有效地管控产销差率,做一些分析与探讨。
影响供水产销差率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笔者认为应主要从管道材质、施工质量、运行压力、管网维护、计量管理、违章稽查等几方面来加强管控。
一、管道材质
供水管道材质的优劣是直接影响供水管网能否长期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选用优质管材是确保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以往大量使用的铸铁管和水泥预应力管因其水密性、耐压性、抗腐蚀性较差,受损漏水的可能性较大,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公司已将上述两种管材列为禁用管材而停止使用,并制订禁用管材中长期改造计划,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管网更新改造,逐步淘汰材质差、年代久的旧管道,使供水管网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因此,对于新敷设的管道,应选择性能可靠、能承受符合标准的内压和外部荷载、卫生环保、易于运输、安装和维护、使用寿命长、水头损失小的优质管材。减少因管道材质问题导致的渗漏和爆管。目前,公司各部门均已推广使用球墨铸铁管和PE塑料管等符合国家规定的新型管材,能有效降低因管道材质问题而造成的水量漏失。
二、施工质量
加强供水管道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是保障供水管线建成后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管道安装及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个别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因质量意识不强、安全观念淡薄,使部分新敷设的供水管线未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导致管道受外部因素影响而产生管漏和爆管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在气温变化、季节温差较大的气候条件下,管网会因为热胀冷缩,引起管道各部分伸缩变形而产生渗漏;认真分析埋设管道下方基坑的地质状况和上方的路面使用情况,若埋深不足或雨后地面松软,有重型车辆碾压时,都可能导致漏损。目前,舟山新的开发区很多都是围海造地而成,在敷设供水管道时,铺垫层和覆盖层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实施,对特殊的地形地貌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大胆引用新材料、新工艺解决因地势沉降导致的管道断裂和爆管问题等等。同时,管线管理部门应加强从管道设计到使用全过程的施工质量监管,重视和强化供水管道竣工验收环节的管理工作,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要求限期整改,从源头上减少因管道施工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水量流失。
三、运行压力
管网的漏损水量与运行压力成正比,压力越大,漏水量越大。供水管道使用的管材种类较多,各类管材的耐压程度不同,应将管网压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减少爆管的机率和暗漏、渗漏的水量损失。中心调度室应针对水厂生产状况、管网输配水能力以及各区域用水需求,对管网压力实施综合分析和调控,控制管网最不利点的服务压力,均衡各供水区域压力分布,避免在系统运行时,压力调节不当,在管网中产生水锤现象,导致管道受损漏水。在对供水压力进行实时监控的同时,及时调整并制定经济、合理的调度方案。
四、管网维护
多年来,公司按计划持续对老旧管网实施更新改造,一些超期服役、材质低劣的供水管道逐年减少。各营业部门因管网陈旧导致的漏失水量明显下降,供水产销差率得到有效控制。在对旧管网进行改造的同时,管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巡查和维护。配备巡线检漏人员,科学编制管线巡查计划,合理安排巡检区域,定人、定时、定线对管道进行巡查,并做好记录台账。对供水区域大、管线分布清晰的部门可依照分区计量的办法,设置区域参考计量表(本所目前正在逐步探索应用分区计量办法来分析管控产销差率)。通过分析,对水量误差较大的管线路段加强检漏,重点排查。对具备条件的部门,应及时推广实行检漏计件分配制度。此举,将有效调动和激发巡线检漏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变被动检漏为主动检漏,有利于及时检测和发现管道及其他供水设施的漏水情况,进一步降低产销差率。还有,管网维修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重视和强化管道抢修管理工作,认真制定供水管道爆管突发事件应急抢修预案。遇爆管时,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科学制订抢修方案,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止水、并修复破损管道,不断提高抢修效率,减少因爆管导致的水量流失。公司正在规划的大调度系统,如果能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手段,对管网进行数据监测、收集和分析,建立供水管网运行动态模拟系统。那么,管网抢修效率将得到有效提升,因爆管流失的水量也会明显减少。再则,管网管理部门应科学、周密地制订管网年度排放计划,严格管理各种新建管网和管道维修过程中所涉及的排放水量。尽量做到以最少的水量,达到最理想的排放效果。
五、计量管理
计量管理主要是指出厂水计量管理(即营业部门关注的用于统计供水量的流量计管理)和用户贸易结算水表管理。1、对出厂或区域流量计管理。流量计的计量误差主要是由于在装流量计种类较多、精度不一;安装时缺乏严格规范;部分流量计年久失修等原因导致的。对各类流量计的管理,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已有对流量计从选型、安装、使用到校验完整的管理规范。(公司从2008年开始对跨区域调水的大口径流量计试行串联安装,用以比对流量误差,经过几年运行和观测,其效果和公正性得到了受考核部门的认可);2、加强对用户水表的管理。用户水表出现的误差主要表现在水表选型不当、口径配置不妥、安装不规范、水表未及时更换、抄表准确率不高等方面。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选用高灵敏度水表(通常指防滴水表),提高计量精度,确保计量准确,减少漏失水量。其次,根据用户用水量的大小和用水方式不同,合理选择确定水表型号和口径,并严格按规范要求装置水表。再者,规范新装水表报装流程,强化表务管理。对水表进行统一登记、保管和领用。按计划执行水表定期轮换制度,按时按量完成水表的更换工作。最后是重视抄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定时定日抄表制度,每月按规定对抄表及开账情况进行内复、外复和稽核,不断提高抄表及时率和准确率。同时要加强对区域内大用户水表的管理,缩短抄表周期,增加抄表频次。一旦发现水表、水量异常,要及时追补误差水量。目前,公司已在部分区域试用远传水表进行动态分析和管理,将视运行情况再逐步推广使用。
六、违章稽查
一直以来,供水市场存在的非法盗水、违章用水现象屡禁不止。主要表现为私装水表、私接管道,将水表倒装、拨表、拆表、私自换表、擅自开启消防栓用水等方式。随着新区绿化面积逐年增多,公司各营业部门大都未对消防用水装表计量,很多消火栓经常成为市政、绿化、环卫用水的取水水源。园林管理部门直接使用城市道路消防栓的自来水浇花浇草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水量流失。除此之外,有些水表由于精度不高,导致灵敏度降低,部分城市和农村居民中吃滴水用户普遍存在,这些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针对上述各类违法违规用水行为,作为用水管理部门应从三个方面加强管理。一、制订切实可行的管线巡查计划,合理安排管线巡查人员或表务管理人员,充分利用巡线车辆,重点对未安装计量水表的住宅小区内的消防栓、位置较偏僻的公共绿化带周边的道路公共消防栓以及各类施工水表进行巡查,及时防范和阻止各类偷盗水行为。二、鼓励广大员工,对发现各种违章用水行为要及时举报,继续实行举报奖励制度,提高广大用户和公司员工举报各类违章用水行为的积极性。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公司网站、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依法保护城市供水设施的重要性,向广大用户普及用水知识,共同维护城市供用水市场秩序。同时,运用各种法律手段依法保护公司合法利益。
总而言之,供水产销差率是一项受综合因素共同影响的动态管理指标。控制产销差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营业管理部门只有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完善和落实各项管控措施,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控制和逐步降低产销差率,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作者:叶普群,普陀营业所主任,经济师,自1983年入公司以来,从事自来水生产、营销工作32年,曾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共产党员,2014年度荣获水务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