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拾忆——我所经历的城市变迁(省建设系统主题征文二等奖)
作者:林玲   发布日期:2016-12-08 12:27:49    来源:昌贸公司  查看次数:4870 次

 

 

 

【舟山国际水产城】

【定海海滨公园】

 

 

【定海建国路】

 

 

【定海海山公园】

 

 

【沈家门滨港路】

回顾我所经历的城市变迁,也许这只是时代大潮中的沧海一粟。但我已明白,未来的舟山需要我们新一代来建设、描绘,而舟山发展的未来也必将是光明,美好的。
作者:林玲,舟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昌贸公司 核算员

 

(五)
转眼毕业,虽然我还怀揣着出去闯荡看看外面世界的梦想,但最后还是在爸妈的劝说回到了家乡,这个我曾经一心长大便想离开的地方。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人民也真正成为了新区人。真当回来时,才会发现舟山切实的变化:舟山港综合保税区设立、BRT上线、舟山海洋文化艺术中心开放、浙大舟山校区建设、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开办…短短的几年,城市发展已天翻地覆。后来我进入市自来水公司工作,因为工作原因,间接接触到现代化水厂建设、深度水处理、农村饮用水工程、城市建设中大大小小各种供水工程等,也经历了年初寒潮来袭所有员工在第一线抗寒防冻的艰难时刻。
我开始发现,城市建设发展并不是几个指令、决策能够决定的,城市中的人才是城市建设的核心,他们存在于城市中的各行各业,比如你,比如我,我们不再是那个站在城外的人,而是同这个城市一起发展共进。某一天,当我在新闻播报中发现了昔日同窗的身影,在工作生活中看到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我开始发现曾经出走他乡的同学们又慢慢踏上归途。我们身处在不同的岗位,却都在为了城市建设而努力。曾经我们认为外面的广阔天地有很多空间值得发展开拓,但家门口这座小小的城才更需要我们。我们的努力,推动着城市一草一木的建设,也更好的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四)
别离总在进行,很快,我开始了出门求学的大学之路,第一次出远门,来到另一个城市学习生活,开始的惶恐不安马上被新生活的惊喜冲淡,但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内陆地区同学对舟山的不了解。原以为之前开玩笑的那些关于舟山的段子都是夸张描述,可是当告诉同学我来自舟山时总会看到他们脸上的疑惑。“你们那是不是到处都能看到海?”“舟山是属于宁波的么?”“你们那每户人家都会捕鱼么?那你们那的人都特别聪明吧,听说吃鱼的人聪明。”居然还有人问我你们家乡是不是没有红绿灯,有商场买东西么…从开始耐心解释到最后默默无语,外面的世界对于舟山的误解好像有点深,真希望他们都能过来看看。可是舟山的发展并没有停下脚步,那片叫新城的地方终于开始高楼林立,市政府、医院、体育馆,一个个都开始在此扎根,变成了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2009年12月舟山跨海大桥正式通车,我们渐渐告别鸭蛋山码头,从此开启一个新时代,也给舟山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二)
上小学了,我终于知道舟山和定海的区别,只是那会,比我高一届的表姐应该更早知道了吧。原来舟山是一个市,还是我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而定海只是个行政区,除了定海,舟山还有普陀、岱山和嵊泗几个区。课本上还告诉了我们,舟山群岛是中国第一大群岛,沈家门渔港是世界三大渔港之一。也开始意识到我们原来生活在岛上,去宁波,去金塘的奶奶家,我们都得坐船。海水没有书本上描绘的那么蓝,站在船的栏杆边看大海,像一大碗被冲泡的咖啡,黄而浑浊,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海腥气。我们的活动范围不再只是定海公园和文化广场,外公家附近的西大街,成了小姑娘最爱的地方。每周末去看外公,就会溜去前边西大街的各色小店看看有什么新奇玩意。那会的街道,还没有被翻修,到处是高低不平整的石板,和年代久远的门窗。玩尽兴之后就会陪着外公在门口晒太阳,听着他老式的海燕牌收音机大声放着广播,看着门前赶往祖印寺的香客来来往往。学校组织了环岛一日游,坐了好久的车,第一次去了马岙博物馆,还去看了正在建造的朱家尖,发现原来这个岛有那么大。等第二年大桥造完,我们这有了第一届舟山国际沙雕节,那是1999年,我和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样,第一次亲眼看到了有形状的沙子,和那只叫阿德哥的可爱螃蟹。
(三)
时间推移,我上了中学,第一次有意识的和一群相处了六年的同学告别,而我们的城市好像也开始悄无声息的改变。闹市区的文化广场开始大拆大建,转眼换上了新容颜。那个人潮涌动的台胞商场,不知为何客流开始稀少,但一楼开张了我们这的第一家的肯德基,然后开始天天人满为患。西大街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旧城区改建并没有将它毁灭殆尽,相反,修葺一新后,破旧的木楼刷上了红漆,新开的店铺顶上挂着烫金木匾,这里重新变成了一条热热闹闹的特色老街。城南的道头原来是个沿港码头,后来变成海滨公园,人们饭后散步的好地方。为什么叫道头,以我理解是因为这已经算定海的尽头了吧。可是定海却好像并没有尽头,城区一直在不断的扩张,延伸,以前不算城区的地方开始繁荣起来。慢慢开始听说以前那个叫临城的郊区开始大规模的改造,据说是政府开发的一个新城区,所以会叫新城。普陀片区也不只有沈家门老城区,有个叫东港的地方开了家很大的欧尚超市,也开了舟山第一家麦当劳。那个叫张纪中的大胡子,在拍《射雕英雄传》时选景在了桃花岛,让金庸书迷分外惊喜,原来书中所写黄药师居住的桃花岛竟真实存在,也让其变成了即“海天佛国”普陀山,“沙雕故乡”朱家尖后的又一旅游胜地。

 

曾经看过一个有趣比喻:每一座城市,都像一个人,有自己的相貌、脾气、经历……不管你是“土著”还是过客,城市容纳着你,烙印着你的过去、现在、甚至未来。而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将其回忆记录下来,也是在记录我们的人生。
(一)
小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分不清舟山和定海的区别,对我来说,它们是一个意思,所以也会闹出笑话。住在乡下的表姐来定海玩,我们被带着去定海公园玩,表姐问我,“舟山和定海是同个地方么?”“是啊”,“那为什么这不叫舟山公园?”我一时语塞,对啊,为什么不叫舟山公园?可是小孩的世界哪管那么多,那会的公园对小朋友们来说简直是天堂,大象、海龟、假山、小火车,5毛一次的游戏设施能让我们疯玩上一天。可是也许也是深谙此道理,公园的隔壁就是儿童医院,有多少小孩是挂着眼泪瘪着嘴被爸妈安慰着说,“乖,打完针我们就去公园玩”。还有文化广场,中间一个气派的人民电影院,边上弄堂里零列的各种小店。再对面,是台胞商场,当然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那有种类最齐全的玩具,就指着向爸妈撒娇买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