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缸、水井、自来水(省建设系统主题征文三等奖)
作者:周婷婷   发布日期:2016-12-08 12:40:34    来源:定海营业所  查看次数:4255 次

        解放初的舟山,河道纵横,居民用水和农业用水大多使用河水,然而舟山作为远离大陆的悬水小岛,淡水资源非常短缺,一到大旱之年更是无水可用。缺水严重制约了岛城的经济发展。

    

作为一名水司人,对水更有一份亲切感和责任感。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屋天井里的四口大水缸,它们分别两两放在东西厢房的屋檐下。一到雨天,父亲和叔叔纷纷把水缸上的盖子拿掉,迎接老天的馈赠――雨水,而在没雨的日子里,又总是只把盖子盖一半留一半,方便加水和取用。
说到加水,这个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和婶婶的身上。那时在老屋的拐脚处有一个公共龙头,它总是在规定的时间,由居委会的专人来放水,便于附近的居民来取水,并收取相应的报酬。由于离老屋近,每天我们醒来的第一时间就是跟着爷爷去放水桶,放完水桶,爷爷就嘱咐我们几个小的,快去洗涮吃饭,然后竖着耳朵听放水人的开锁声。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爷爷慢慢身体不行了,再也无法去挑水,而婶婶又刚生了小堂弟,再加上堂哥小时候淘气翻入水缸差点淹死,种种原因促使父亲和叔叔下决心要挖井,可挖井不是想挖就挖的,先要请人来勘探,又要请人工,本家也必须有人帮忙,而且还要排队等候。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定海城内有水井339眼,单单就总府路拆迁时,填埋的井就有24眼。然而此时父亲还远在鲁家峙,一星期才回来一次,叔叔每天也是早出晚归,就这样爷爷到死都没盼到用上井水。
到了1975年,也就是爷爷过世的第二年,我们家终于轮到了挖井,父亲也从鲁家峙调了回来,调到了当时的定海自来水营业所。我们就在这一年在靠近围墙的北面打了一口井,清澈的井水,冬暖夏凉,我们几个小的好象又找到了新的好玩的地方,没事总喜欢去井边趴着,而这样总会招来奶奶和婶婶的惊呼和大声喝斥,堂哥就会首当其冲地遭到打屁股,我们几个小的则一哄而散躲起来。
 
自从用上井水,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干旱天,这口井长年荡漾着清水,夏天更是我们的最爱,奶奶总会把西瓜、黄金瓜等用网兜套上放到井里,等我们睡醒了午觉,婶婶就会从井里拉上一只网兜,取出西瓜等让我们解馋,而另一个网兜是不会让我们去拿的,因为那是留到晚上父亲和叔叔下班后大家一起享用的。
 
这样快乐的日子过了两年后,我们家从老屋搬了出来,住进了父亲单位的第一批宿舍楼。宿舍楼内清一色装的是自来水,用水更方便了。此时父亲总是会默默地说:“你爷爷要是在的时候能用上这水,那该多好啊!”
是啊,我们的老一辈人,盼着用水方便,盼着喝上好水,盼着不再受干旱的困扰,盼了那么久,现在我们终于实现了几代人的愿望,而且即将喝上更优质的深度处理水。
作者:周婷婷   舟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定海营业所综合处主任